车辆运输安全知多少? 运输安全是物流运输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物流运输可靠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提升物流运输绩效的重要保证。 01 运输过程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物流车辆运输过程的安全与稳定,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些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与应对。 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是每位物流人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措施,可以帮助确保物流公司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安全: (1)明确安全责任 将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和车辆,以增强责任感,减少疏忽和不当行为引发的事故。这有助于降低事故成本,同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加强车辆出场安全检查 严格实施车辆出场前的安全检查,定期全面排查潜在安全隐患,确保车辆不带故障上路。实施安全责任、技术检测、风险防控等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车辆实时监控与提醒 利用技术手段对车辆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跟踪和管理,提醒驾驶员遵守安全规定,预防事故发生并减少罚款。 (4)重点时段与情况管理 针对重点时段、危险路段、恶劣天气以及重要节日等特殊情况,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确保这些时段和条件下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5)统一车辆保险投保 统一购买必要的车辆保险,如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等,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经济补偿。同时也能防止因错过投保时间而面临风险。 (6)运输安全过程管理策略: 在运过程中驾驶员要坚决做到“一安"、“二严”、“三勤”、“四慢”、“五掌握”、“七注意”和“八不走”的规定。 1、“一安”:就是严格遵守交通管理条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二严”:就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三勤”:对车辆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护。 4、“四慢”:情况不明慢;视线不良慢;起步、会车、停车慢;通过交叉路口、狭路、桥梁、弯道、险坡、车站和繁华路段进慢。 5、“五掌握”:掌握车辆技术状况;掌握道路情况;掌握气候变化情况;掌握货物装卸点;掌握车辆、行人动态。 6、“七注意” a)注意了解当次装卸货地点,运距和装载等情况,做好准备。 b)注意检查货物清单和装载货物是否相符及货物装载是否均匀,捆扎是否牢固。 c)注意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主要安全部件。 d)注意检查车门是否关好,车辆起步前检查车辆周围、车下有无人畜或其它障碍物。 e)注意保持车辆清洁和号牌字迹明显,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及有关票证等。 f)停车时,注意选好地形、拉好驻车制动,关好车门,并保管好未卸货物。 g)严禁酒后开车,强行超车,盲目快车,人货混装。 7、“八不走” a)货物装卸不符合规定、货物装载不匀时不走。 b)制动器作用不良、转向器有故障时不走。 c)没有方向指示灯、制动灯和夜间行驶无大小灯、尾灯或灯光不亮时不走。 d)车辆技术状况不符合运行条件,轮胎气压不符合标准时不走。 e)车辆未领取安检合格证或车辆证件不全不走。 f)大雾、大雨天气五米以内视线不清,或大雨、大雪后道路泥泞溜滑,安全无保障时不走。 g)通过道路或铁路交叉路口时未看清火车动向,通过漫水路和桥未判明水情深浅,遇到新路、险桥和便道未查明情况时不走。 h)开车前,驾驶员生病、身体不舒服或情绪不正常、精神不振作、精力不充沛等不宜驾驶车辆时不走。 02 运输货物安全措施 确保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安全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如损坏、丢失、盗窃等,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货物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和方法: 一、运输企业内部管理: 1.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运输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货物安全管理规定和流程,监督和指导各部门的安全工作。 2. 培训员工:对于从事货物运输工作的员工,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货物包装、搬运、装卸、货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员工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清晰的责任划分: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处理员工的安全违规行为。 4. 货物包装:货物包装是保障货物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货物的特点和运输方式,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5. 车辆维护和管理: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对确保货物安全非常重要。企业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货物追踪系统:安装货物追踪装置,能够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货物保险:对于特殊价值的货物,可以购买货物保险,以确保在发生损失时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 二、安全技术设备的应用: 1. 视频监控系统:在运输车辆和仓库等关键节点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录像,减少盗窃和损坏的风险,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证据。 2. 电子锁和密封设备:使用电子锁和密封设备,确保运输车辆和货物的安全性,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盗窃或篡改。 3. 密封运输容器:对于高价值货物,可以使用密封运输容器,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4. GPS定位系统:在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追踪车辆的位置,减少车辆的被盗和货物的丢失风险。 三、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1. 风险评估: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关键风险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2. 应急预案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3. 应急培训和演练: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03 司机安全培训与管理 1)运输驾驶员管理 (1)资质审查:确保驾驶员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且驾驶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对驾驶员的驾驶记录进行审查,排除有不良驾驶记录的人员。 (2)安全培训: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技巧、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合理安排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中关于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 2)驾驶员培训: 物流运输企业所有驾驶员在上岗前都必须接受公司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的培训,培训包括HSE管理手册、产品安全培训、个人防护及健康卫生以及驾驶车辆技巧和道路运输安全等方面,只有通过培训并且合格的驾驶员才能正式上岗;同时企业还需对驾驶员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培训,但每季度至少有1次;并保持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必须在完成培训后2个工作日内交由公司备案。
3)培训内容有: 1、基础培训: a)道路运输安全法规;HSE管理体系;应急反应计划及程序 2、产品安全培训 a)产品的安全数据表,产品的装卸操作安全等 3、个人防护及职业卫生知识 a)急救知识;防护用品的使用;酒精及药物政策;疲劳管理以及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 4、驾驶技巧培训(邀请驾驶技术好的人员讲述工作经验) 4)驾驶员安全周会和车队安全会议 物流运输公司要求其车队及其分包公司运输车队安全管理人员每周必须组织召开一次驾驶员安全例会,会议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0分钟,主要是以分享驾驶员个人经验为主,特别是一些发生在车队驾驶员身上的险兆事故;车队安全会议一般是由运输经理或由HSE部组织的会议(一月至少1次),主要是学习事故案例或安全法规,及本公司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同时也对公司的安全目标及完成情况作出总结。 04 车辆的安全管理1)车辆的保养、修理 a)公司将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保养,并保持各种详细的记录;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包括车辆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检测记录,总成修理记录等),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具体维修内容及记录见运输部相关资料。 b)对车辆进行动火、进入密闭容器、用电等危险作业实行安全许可证管理。 c)每部车辆必须配置干粉灭火器,驾驶室内应配有1个至少2Kg的干粉灭火器,危险品运输车驾驶室外应配有2个至少4Kg的干粉灭火器、锥形反光路障(至少3个)、三角警示牌(至少2个)、二个三角块及相应的个人劳保用品(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手套、安全眼镜、反光背心)以及常用的急救药品(创可贴、消毒药水、防暑药、纱布、胶带等)。 d)车辆在途中临时停靠、过夜,必须安排人员看管;如是夜晚必须设置锥形反光路障、三角警示牌等相关措施;
e)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汽车罐车停放要求: 1)不得停靠在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和人员稠密等地方; 2)停车位置应通风良好,停车地点附近不得有明火; 3)停车检修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得有明火作业; 4)装有易燃易爆罐车在途中停车如果超过六小时,应按当地公安部门指定的安全地点或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转许可证》的专用停车场停放; 5)途中发生故障,维修时间长或故障程度危及安全时,应立即将汽车罐车转移到安全场地,并由专人看管,方可进行维修; 6)重新动车前应对全车进行认真检查,遇有异常情况应妥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动车; 7)停车时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途中停放时,司机和押运员不得同时远离汽车罐车,必须留有人监看,停车要选择10米内没有明火和建筑物的地方。 总结: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需要从运输过程安全管理、运输货物安全措施、司机安全配送与管理、车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可有效降低货物损坏、丢失和盗窃等风险,提高货物安全水平。 |